经济日报评论:楼市政策“一日游”等 向社会发出了错误信号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如果违规资金再次助推了投资投机性购房,必然再次拉抬房价,带来新一轮涨价潮,使疫情前的楼市调控成果付之东流。各地要吸取相关教训,牢牢坚持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定位,在努力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
据报道,近日深圳银保监局联合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召开辖内银行座谈会,要求所辖各商业银行对房产交易完成后短期内申请抵押贷款的业务,要重点审查融资需求的合理性;加强监控房产抵押经营贷的资金用途,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深圳人行、深圳中小企业服务局也分别表态,对市场出现的房抵经营贷、政府贴息贷违规流入楼市启动排查。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央行综合运用全面以及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性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使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上。各地纷纷出台各项帮扶措施和优惠政策,制定了延期还本付息、降低利率、减免费用等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方案和措施。
不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份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显示,深圳二手房环比价格涨幅再次位居第一。针对近期深圳房价异动上涨,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发文表示,对于个别机构和个人弄虚作假,将用于购房贷款包装后骗取财政贴息的行为,一旦发现并查实,将依法惩戒。这警示人们,有必要警惕部分银行贷款审批及贷后监管放松,造成部分低利率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警惕部分炒房客及中介炒作个别房源挂牌价“暴涨”,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
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最近20多年,我国房地产发展经历了“调控、放松、再调控、再放松”循环过程,其结果就是房价偏离价值、房价收入比不断升高。在始于2016年9月30日的本轮调控之前,深圳房价同比涨幅曾经高达50%以上,加大了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也打击了刚需,加重了民众的购房压力及负担。如果违规资金再次助推投资投机性购房,必然再次拉抬房价,带来新一轮涨价潮,使疫情前的楼市调控成果付之东流。
深圳市金融监管部门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反应是及时的。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前及疫情期间,一些地区曾多次出现放松调控的试探性松绑、政策“一日游”等,向市场和社会发出了错误信号。疫情发生后,在一些地区的纾困、惠企措施中,也曾出现为楼市输血、放松调控的内容。不过,海南省在上个月则以多套住房限购、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制度等加码调控措施,起到了重要示范效应。各地要吸取相关教训,坚持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定位,在努力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确保房价不出现再次反弹。
当然,对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各类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应该予以重视并采取切实帮扶措施。但也应该看到,如果全国疫情不出现大的反弹,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房屋中介逐步进入小区,装修、搬家等业务慢慢恢复,一段时间内受阻的刚需及改善性需求会得到一定释放。其实,在帮助真正遇到困难的房地产企业纾困方面,还有其他诸多选项。如减免困难企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延长还款时限、降低抽贷条件、适度增加贷款,土地出让金延缓或分期缴纳、减免租金等,都是一些地区已经出台并可资借鉴的措施。
需要引以为鉴的是,各地应该从一开始就提出明确要求,加强日常监管,把握好信贷支持、帮扶资金的方向和流向,防止发现问题后再行纠偏。特别是要贯彻好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六保”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真正做好“两手抓”“两不误”,经济快速复苏就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 标签:战神风暴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