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型材料

厨柜企业的“小算盘”:借“混血”拔高儿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厨柜企业的“小算盘”:借“混血”拔高儿

前不久,除了博洛尼宣布以CKD形式进口德国厨柜之外,在第16届广州建博会上,索菲亚宣布引进SALM旗下知名厨柜品牌SCHMIDT司米,同时由双方共同投资,在中国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建立合资公司,利用外方生产线或引进著名品牌共同开拓中国家居消费市场,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和对接,避免国外知名品牌进军中国消费市场时遇到“水土不服”状况,保留了其制造工艺优势,也有助于中国企业获得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支持。

效仿汽车业搞合资

法律专家梁鹏告诉北京晚报《家居周刊》记者,目前我国外商投资的企业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三种方式。

在《公司法》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股权性合营企业,合资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契约式合作企业,各方可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享收益或者产品的分配、分担风险和亏损等。两种形式,中外双方企业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技术、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土地等)方面展开配合,而中外合资则要求双方在资金上都有投入,也就是股份。

一直以来,中方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投资方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基本是由外方主要提供技术、人才、品牌等,在我国国内组装,但核心技术还是由国外掌握。

以中外合资模式高度发达的我国汽车行业为例,一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称,我国车企的自主技术和产能尚不及欧美日等一些国家,这也是合资车多且贵的原因。我国本土企业和外国汽车生产厂商建立合作,从对方那里学到更多的是组装技术、企业文化、内部管理等,但是对于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外方手中,我们往往还是依赖以高价进口整装设备。

长期以来,家居业的对外合作模式有两种:引入资本、输出代工。前者为了扩大制造规模,后者为了消化制造能力。中外合资,外企带来的首先是资本,中国企业只能借助外来资本迅速扩张,拉开自己劳动密集型经营的大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