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建材知识

柏林爱乐音乐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汉斯沙龙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年轻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开创人之一。希特勒1933年上台执政时,他刚刚在柏林住宅建筑业站稳脚跟。第三帝国时期,沙龙一直留在德国。他把全部创造力投入到私人住宅设计中。但是,由于纳粹德国在建筑设计反面的限制,他所设计的住宅外表传统守旧,内部却拥有现代综合流动的空间。
  爱乐音乐厅内部不再遵循现代主义几何图形传统,而是采用了很多钝角、锐角图形。这在当时建筑业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并对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解构主义流派。二战后,沙龙成为柏林城市规划师,但很快其理想尚未完全实现就丧失了这一职位。德国经济复苏后,他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参与竞赛设计中,成为德国有机建筑传统的领衔人物。根据其导师胡戈黑林的理论,有机建筑意味着,任何建筑均须针对其环境需求进行独特设计,这与当时流行的通用型建筑思潮背道而驰。密斯提倡“建筑与环境分离”,而有机建筑理论却强调建筑与环 境的息息相关。
  沙龙于1952年和1953年分别设计过国家剧院曼海姆和卡塞尔剧院,可惜均未动工实施,幸而他最终在社区建筑爱乐音乐厅中得以实现自己的理念。这是赫尔伯特冯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出基地。他曾观察到,当音乐当街演奏的时候,人们习惯于围成一圈,环绕着乐师,于是他将音乐厅观众席切割成拥有各自入口的独立部分环绕着中心乐台。这种设计不同于以往将演奏者与听众分开的方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亲密”效果。内部复杂的几何图形与“声学”、“循环”和观众不同角度的视线相呼应, 同时又制造出一种“非透视性”空间,即各部分尺寸不同,造型各异,无法一目了然,而给人千姿百态,轻巧灵动之感。
  周围的休息厅被建筑工程师弗雷奥托定义为“有无数拐角的房间”,对于大厅整体性是极妙的衬托。高低错落的阶梯和楼台将各楼 层连接起来。其底部相连,模拟人流的自 然律动,设计目的是使观众迫不及待地体验在空间中步步登高的魅力。细部设计及 陈列的艺术品也表现了和谐交融的风格,标志着沙龙创造事业的最高峰。音乐厅唯 一不足之处是与周围环境不够协调,但究其原因,它始建于一片荒地,而沙龙对这一地区的总体规划没有圆满地实现,这一 点实在令人遗憾。毕竟沙龙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极其重视建筑环境的人,他有自己的城市风景规划理论。但大厅内部的独特设计已令其成为20世纪新型音乐厅建筑典范,以致后期出现大量 模仿式建筑。至于在空间复杂性和音乐氛围两方面,爰乐音乐厅更是建筑史上无可逾越的一座丰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