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市场观察

2017年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04-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7年,在市委、市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质量效益,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中趋优的态势。

  人口出生率提高。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18.05万人,其中男性219.41万人,女性198.64万人。据2017年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常住人口392.03万人。出生率16.60‰,死亡率 5.84‰,自然增长率10.76‰。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实现生产总值(P)231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2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94.9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958.69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5:51.7:40.8调整为7.0:51.6:41.4。人均生产总值59110元,增长6.1%。

  就业创业质量更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92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5.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4万人,低于2.36万人的控制目标,登记失业率2.39%。就业技能培训人数2.1万人,创业培训人数4097人,引领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1200人。

  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2.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2.9%。

  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深化“放管服”,累计调整市级行政事项1782项、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73项。新引进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5家,与恒丰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企业股改35家。市县级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逐步构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42543户,增长9.8%,新登记注册资本(金)881.58亿元,增长42.4%。其中,新登记企业户数占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比重为28.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917家,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响“厚道枣庄人、放心农产品”品牌,滕州马铃薯入选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增枣庄黑盖猪等“三品一标”66个。

  园区发展步伐加快。清理僵尸企业42家、盘活土地2400亩;枣庄高新区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滕州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园区进入最后审批阶段。

  “三去一降一补”进展顺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原煤产量下降8.0%。年末全市待售面积243.58万平方米,下降14.2%,降幅比上年末扩大9.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待售面积122.82万平方米,下降28.3%。

  质量强市战略有序实施。新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9件,新增山东名牌产品13个。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业增加值124.43亿元,增长4.1%;林业增加值1.47亿元,下降9.4%;牧业增加值30.95亿元,增长3.5%;渔业增加值5.38亿元,下降0.1%。

  农产品产量稳定。粮食作植面积396.16万亩,增长3.8%,总产量34.0亿斤,增长4.1%,单产429.1公斤/亩,增长0.3%;实现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80.42万吨,增长2.3%;植树造林面积5248公顷,下降38.8%;肉类总产量23.57万吨,下降7.2%;水产品产量9.4万吨,下降2.0%。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机装备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90.1千瓦,增长4.5%。

  工业经济增长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7.8%;重工业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9.4%。

  重点行业较快增长。34个行业大类中27个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9.4%。在重点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4个行业增长较快,成为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四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2%、10.2%、8.1%、11.4%,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5.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拉动贡献率达41.5%。

  主要产品生产稳定。在统的56种重点产品中,3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0.7%,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子午线轮胎外胎、金属切削机床等产品增长较快。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797.5亿元,比上年增长5.7%。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3:53.8:44.9,服务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重点领域中,工业技术投资增长1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8.4%和69.4%。

  房地产投资回暖。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8.17亿元,增长5.8%,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完成120.31亿元,增长1.8%。房屋施工面积1936.04万平方米,增长5.1%。房屋竣工面积345.88万平方米,增长56.7%。商品房销售面积444.92万平方米,增长6.3%。商品房销售额203.27亿元,增长18.1%。

  建筑业增长稳定。建筑业增加值133.05亿元,增长6.3%。年末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238家,比上年增加20家。签订合同额460.98亿元,增长22.1%。完成产值312.57亿元,增长15.6%。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68家,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11家,产值过10亿元的6家,占全部企业个数的比例分别为28.6%、4.6%和2.5%。

  市场销售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82.1亿元,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42.4亿元,增长8.6%。按行业分,商品零售额862.0亿元,增长9.9%;餐饮收入额120.1亿元,增长11.1%。按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4.4亿元,增长9.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47.7亿元,增长11.3%。

  主要商品销售良好。在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中,在统的22个商品类别有18个实现正增长,刚需类拉动限上增长明显。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4.4亿元,增长11.0%;基本生活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3.4亿元,增长9.8%;居住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1.7亿元,增长9.2%。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青岛港在我市设立内陆港区,进出口总额101.06亿元,增长12.0%。其中,出口89.03亿元,增长9.2%;进口12.03亿元,增长39.2%。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57.14亿元,增长12.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6.5%,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有257家企业与“一带一”沿线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增长8.0%,合计进出口34.54亿元,增长6.0%。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完成进出口23.67亿元,增长24.8%,其中出口23.05亿元,增长24.7%,分别高于全市进出口、出口增幅12.7个百分点、15.5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成效良好。新批外资项目14个,增长40.0%,合同利用外资206.75亿元,增长2057.4%,实际到账外资6.08亿元,下降12.4%。在2017美国山东周活动中,与来访跨国企业达成两个合作意向;在2017周活动中签约3个重点外资项目,总投资约9000万美元;在2017山东周活动中签约2个重点外资项目,协议外资1.95亿美元。

  境外投资稳步推进。新设境外投资企业5家,投资总额近2270万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276万美元,外派人数416人次。山东雄狮建筑装饰股份公司承包了赞比亚机场项目、赤道几内亚机场项目和马来西亚的博威年门窗项目。新签了总投资800万美元的阿尔及利亚大清线万美元的赞比亚机场项目。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公客运量2497万人,旅客周转量177236万人公里,分别增长0.2%和1.0%;公货运量6288万吨,货物周转量1500703万吨公里,分别增18.5%和9.7%。水客运量104.34万人,客运周转量371.4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4.0%和13.9%;水货运量866.91万吨,货物周转量34963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7.4%和7.4%。港口货物吞吐量731.30万吨,下降23.6%。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台高速动工建设,枣菏高速、高铁换乘枢纽、快速公交B6线、枣木高速东延、沂台线南延等加快施工,枣庄机场完成规划选址。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94亿元,增长53.0%。年末公通车里程达到8574.3公里,其中国道281.2公里、省道648.4公里、县道587.9公里、乡道638.9公里、专用道64公里、村道6352.3公里。我市成为全省第二个实现镇街公交全覆盖的城市,入选全国公交都市创建城市。

  邮政通讯业稳定发展。邮政行业业务收入6.43亿元,增长26.2%,其中快递业务收入3.17亿元,增长31.9%。电信业务总量4.12亿元,增长7.0%。移动电线%。固定电线%。移动电线%。

  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消费总额199.71亿元,增长14.9%;接待游客人数2259.24万人次,增长10.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255.8万人次,增长10.6%;国内游客消费188.16亿元,增长14.9%;接待入境游客3.44万人次,增长1.3%;入境游客消费823.23万美元,增长1.7%。本地居民出游前后旅游消费11亿元,增长16.0%,城乡居民人均出游次数3.06次,增长11.3%。

  财政收支增幅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5.20亿元,同口径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102.02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P的比重达到6.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5.11亿元,下降1.5%。全市民生类支出合计完成181.91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4.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国、地税收入178.73亿元,其中,国税收入97.29亿元,增长37.4%;地税收入81.44亿元,同口径增长9.3%。税收收入占P的比重达到7.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28.33亿元,比年初增加155.6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175.50亿元,比年初增加70.9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12.40亿元,比年初增加112.08亿元。

  保险事业运行较好。实现保费收入73.27亿元,增长10.7%。其中,财产险收入16.34亿元,增长15.3%;人身险收入56.93亿元,增长9.5%。赔款与给付21.14亿元,增长4.4%。其中,财产险8.69亿元,增长18.3%;人身险12.45亿元,下降3.4%。

  “智慧枣庄”建设迈出步伐。鲁南大数据中心一期建成运营,互联网小镇入驻运营企业80家,第四届互联网大会和数字中国(枣庄)峰会成功举办,区域性大数据正在隆起。

  科技事业健康发展。获省科技进步二等1项,评审市级科技进步130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49家;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607项,成交金额14.03亿元,增长率25.1%;拥有各类创新平台165家,其中省级以上的97家。

  创新驱动形成加速度。协同创新取得“筑基架梁”式重大进展,启动了15平方公里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浙大山东工研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正式运营,中科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加快落地。齐鲁工业大学12名科技创新特派员进驻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大学5名专家教授与26家企业进行合作对接。围绕我市“265”产业开展科技攻关布局,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55项,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重点实验室1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3个。

  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5名2017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人选获得公示;3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获得省委组织部300万元人才补贴;开展第二届“枣庄英才”评选活动,新引进“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17名,发放励资金1520万元。

  专利创造显著。专利申请5121件,其中发明1239件;授权专利2257件,其中发明27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3件/万人,增长24.6%。

  高新产业发展加快。中材锂膜一期、丰元正极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煤基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锂电、光纤、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加速膨胀,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29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09.37亿元,增长17.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92%,比上年提高2.30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4603人,毕业14026人,在校生48736人。普通高中招生24156人,毕业24024人,在校生73661人。普通初中招生46378人,毕业39396人,在校生125267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9.0%。小学招生61476人,毕业47608人,在校生358126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儿童92537人。枣庄学院新校区开工,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新校区启用。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全市首届书香文化节、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3件作品获省“文艺精品工程”;与山影集团合作,启动摄制电视剧《中兴》。市艺术剧院和滕州柳琴剧团积极开展艺术创作,大型柳琴戏《微湖风雨》的创作和历史剧《墨子与鲁班》完成加工提高。创作、移植、复排《父女赶船》、《清风亭》、《梁祝》、《滚灯》等10余台大小型传统戏曲剧目。积极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全年演出近500场次,收入200余万元。市博物馆免费接待观众12.3万人,增长10.7%。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07个,达标率82.1%。

  广电事业健康发展。、电视共在省级发稿1235条;在中央级发稿59条,特别《将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了我市相关内容,反映了我市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的丰硕。“智慧广电”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无线WIFI城市”项目进展顺利,在28个重点公共区域已建成389个AP点位,实现了信号覆盖。

  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卫生机构数2525家,其中,医院78家;卫生院4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家;妇幼卫生机构7家。卫生技术人员253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536人;注册1163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2622张,其中,医院16813张;卫生院3384张;妇幼机构1637张。

  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共派出117人次参加全国以上比赛,获得世界冠军4个、亚军2个、季军1个,获得全国冠军31个、亚军28个、季军27个。其中,组织25人参加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12个大项的比赛,获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7枚,18人次进入前八名。参加全国以上比赛人数和获得的牌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24.7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32%,比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6.5亿元,增长8.2%。城区网建设全面加速,新建城市道73条,新增道长度25.6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5亿元,道建设的投资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0%,重点实施了市中区青檀和中兴大道工程,薛城区新城网提升工程,新城城南网项目,台儿庄区北部新区10条道建设工程等,城区道通行能力大大改善,通达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加快,管线普查和管理系统通过省厅验收,新建水气热污等各类市政地下管网207公里,新开工综合管廊9.46公里,完成廊体6.1公里,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18.2%、102.0%,累计形成地下管廊12.5公里。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07万平方米,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向新城供热项目已获华电集团总部立项批准。

  城市功能不断改善。“多规合一”试点稳步推进,城市、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建成海绵城市10.2平方公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6.1公里,完成城市建成区7条黑臭水体治理;新城体育中心投入使用,碧水绕城、南部网工程启动建设。完成新城污水处理厂,高新区绿源污水厂基本建成,新增污水管网90.6公里,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70%。城市各项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聚力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办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转办件311件,依法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325家;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达到254天,较上年增加47天;全面落实河长制,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979家;治理破损山体、塌陷地3.7万亩,完成造林8万亩。

  水质量持续改善。8条省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为4.86毫克/升和0.52毫克/升。加大引用水水源力度,实施了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工程,除地质因素超标外,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标准,滕州市荆泉等12处饮用水源区划分方案获得了省批复。

  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空气中四项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为66、126、29微克/立方米,分别比上年改善18.5%、10.6%、23.7%,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主要污染物减排全面完成。积极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四项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减少6.5%、5.9%、12.6%和15.7%,全面完成年度减排目标。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山亭区创建成为全市第一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增完成90个村的农村综合整治任务。新增完成49个贫困村的饮用水源地工作,196个省级行业扶贫村实现了饮用水源地全。全面完成禁养区内979家畜禽养殖场户的关闭搬迁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3起、死亡46人,分别下降34.8%、13.2%。在发生事故的行业(领域)中,交通运输业事故35起、死亡30人;采矿业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业事故3起、死亡7人;商贸制造业事故3起、死亡7人;农林牧渔业事故1起、死亡1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20元,增长8.6%;人均消费支出13484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4元,增长8.0%;人均消费支出17247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4元,增长8.8%;人均消费支出9345元,增长9.0%。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4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40.5平方米;农村居民38.0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居民191.6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310.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3.43万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4.42万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5.8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60.35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4.85万人。提供公益性岗位1107人,灵活就业人员2.07万人。

  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900元、5070元,城乡低保标准之比降至1.35:1,农村低保标准超过省定扶贫线,现在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9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8.77万人,农村特困人员1.57万人。各类养老机构100家,床位2.2万张,入住老年人1.4万人。新建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处,农村幸福院40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0个,社会组织培育中心2处。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标准分别为23777名困难残疾人、34976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

  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市级专项扶贫资金1.1亿元,实施到户帮扶项目3399个,受益贫困户7077人。组建扶贫专干队伍,选聘扶贫专兼职干部1605名,其中专职扶贫干部923人。全市脱贫1.58万人,超额完成年度1.55万减贫任务,1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退出。

  1、本公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枣庄统计年鉴 2018》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划分标准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三次产业划分标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国统字〔2012〕108号)。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来自市,卫生数据来自市卫计委,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市工商局,粮食产量、价格、居民收入数据来自枣庄调查队,进出口数据、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信公司、市邮政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税收数据来自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市人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监会,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专利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社会保险、就业数据来自市人社局,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广电数据来自市,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监局,扶贫数据来自市扶贫办,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非普查年度数据均为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数据,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本站信息来自于网络息,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世界人口大全-2017年 2018年2017年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